金陵收藏大家周亮工其人其事[图]

发布时间: 2015-07-08 10:40:45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罡  |  责任编辑: 品牌
关键词: 周亮工 收藏家 金陵

《印人传》新版

    周亮工在印章收藏过程中提高了印人的地位。明代以前,刻印章的人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群体。唐代李阳冰,以小篆出名。宋代的徐铉、徐锴、郭忠恕、薛尚功等人,都以篆书影响当时,到了明代中期,随着石质材料越来越多地被文人使用,印章迅速发展。印人身份、地位也慢慢地得到文人的认可,文人也不断参与印章的艺术实践,印人和文人的身份不断处于交合状态。但是专门以印人名字传世的极少,印人被看作是下等人,是一般的“工匠”。周亮工的著作《印人传》,为60名印人立传,第一次把印人和诗人、画家放在同样高的位置,使中国印章史由此而转变为文人篆刻的历史,从而确立了“印人”的重要地位。

《印人传》序言

周亮工收藏印章所产生的印学思想,对清中期以至近现代海内外的印章收藏和印学研究影响极大。诸多学者研究结果表明,一度被列为禁书的《印人传》有10个版本。最早的是康熙源刻本。1673年,周亮工长子周在浚汇编,成书三卷,题为《赖古堂别集印人传》。另一个版本是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本,此书为手抄本。原先是《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晓岚的家藏。纪晓岚,名昀(1724-1805),字晓岚,晚号石云,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历经雍正、乾隆、嘉庆三朝,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收正式入库书3461种,存目书6891种,93500余卷,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宗师。1774年,纪晓岚将《印人传》手抄本交给翰林院。翰林院及时作了记载:封面有“乾隆三十九年七月翰林院侍读纪昀交出家藏《印人传》一部计书一本”朱记,书前序文首页上方,有满汉对照的朱文“翰林院印”。此外,还有“半舫校字”、“瀛海散人”、“关槐鉴定”诸记。流入日本后,由京都篆刻家、收藏家园田湖城收藏。印学家横田実一直关注《印人传》,最终以高价购得。横田実于1976年出版《中国印谱解题》,专门介绍了周亮工的《印人传》、《赖古堂印谱》。横田実去世后,家人按照他的遗嘱,将《印人传》手抄本赠给了东京国立博物馆。近代著名画家、篆刻家傅抱石称赞周亮工是“中国印学史上最有关系而又最有贡献之人”!

除此,周亮工收藏砚石500多方,古墨10000多锭,铜器300多件。

——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供稿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