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画规模像花园
周亮工17岁开始收藏字画,24岁得到收藏家孙承泽的指点,收藏唐宋书画。34岁开始,收藏主体转向当代(明末清初),收藏以金陵为中心的书画家的作品。金陵是周亮工出生的地方,在金陵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周亮工外出当官后,父母仍住在金陵,因而经常回来走亲访友。1666年,周亮工任江宁粮宪,粮署就在金陵,去官后仍然住在金陵。
龚贤的《千岩万壑图》(局部)
周亮工收藏“金陵八家”之首龚贤的作品比较多。龚贤,字半千,号野遗,又号柴丈人、半亩,江苏昆山人,“金陵八家”之首。龚贤是一位既注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的山水画家。其创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法为基础,参以米芾米友仁父子、吴镇及沈周等人的笔风墨韵,同时结合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受,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不同于清初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所倡导的笔笔有古意的创作格法。作品主要描绘以金陵为中心的真山真水。周亮工和龚贤交往长达30多年,是龚贤的主要推荐、赞助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周亮工的帮助就难有龚贤的成功。1650年,龚贤在扬州出版失利,正在扬州当官的周亮工帮助龚贤渡过了经济难关。1665年,龚贤回到金陵,以卖画为生,却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因为他卖画和常人不同,只卖给他想卖的人。有的官员来买画,他不卖。有的权贵出重金,他不画。对于朋友,即使不要,他也以画相赠。龚贤几次搬家,无钱买房,是周亮工出资相助,最后在清凉山买了3间半房,起名叫半亩园。周亮工对龚贤的画评价极高,称赞龚贤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龚贤是周亮工家的常客,两人经常在一起作画吟诗,探讨“逸品”问题。1672年周亮工病逝,龚贤极其悲痛,作《哭栎下先生》七律四首,诗中写道:“哭公独我全白头,在世人谁更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