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援藏期间您感受最深的是哪件事?
金思宇:援藏是一种情缘,更是一种使命。作为援藏干部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为落实自治区政府的有关要求,我参与策划了中央企业面向西藏等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和对口援藏中央企业就业工作座谈会,为西藏籍大学生就业奔波协调。我先后筹措了400多万元给西藏儿童治病,其中200万元是神华集团支持的,另外200万元是动员我朋友捐助的。
那些农牧民的孩子太可怜了,很多人患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及时救治就会容易失去生命。去年春天,我带一批阿里的孩子来北京空军总医院救治,手术很成功。当我了解到孩子们很想去天安门广场看看时,我立即协调安排租了2辆大巴带他们去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参观,沿途兼做导游。看着他们稚气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我感到从未有过的一种欣慰和快乐。后来我因劳累过度诱发极高危高血压、糖尿病等综合症,导致突发心绞痛,被紧急送往医院,由于抢救及时而脱离生命危险。得知我被120送到医院救治,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丁业现等领导亲自打电话来慰问,国资委有关领导和朋友们纷纷去医院探望,特别是西藏阿里被救治的孩子们代表几百名先性病患者给恩人发来的短信,这让我深深感动。
记者:您怎样理解为官之德、责任与担当的?
金思宇:我以为,为官之要在于德。正直正言正己,正己才能正人。先做人、再做事、后做官,这个次序不能颠倒。如今的官不同于古代的官,而是人民的公务员。每一位公务员都有其职权定位,权力、责任、义务三者要相统一。如果在不统一的情况下,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权力必须受到有效约束,否则就很容易滋生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我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而不是为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利益服务的。要努力做到为官一任,造福八方百姓。当然,无论是做什么事,都要有度,坚守底线。既要看环境、条件有所为有所不为,又要知可为、知不可为。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既要有所作为,又要敢于担当,更要常怀感恩之心。我一直教育年幼的儿子说:“你的智商情商也许比我高,但你不努力靠谁都不行,同时你也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仁厚之心、感恩之心。”我知道在我身上还有不少缺点和毛病,需要不断学习修炼养心,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公务员。所以,我一直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无论做什么都尽心竭力,不争权、不争名、不争利,对人坦诚相见,与人为善,不损人、不害人、不整人。
采访结束了,金思宇给记者最深的印象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敢于担当的公务员。他在三年的援藏时间内干了六年的工作量,是一位用生命来践行中国梦的“优秀援藏干部”。
(原载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的《人民公仆》杂志2014年5月刊“公仆路”专题报道 记者 程兴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