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的"多吉威康"——访国资委优秀援藏干部金思宇

2014年05月13日16:4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多吉威康 雪域高原 国资委 援藏干部 金思宇





记者:您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国资委机关“优秀公务员”,2013年又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优秀援藏干部”,您怎样理解“公仆”精神?

金思宇:虽然我在西藏做了一些事情,但我非常感激西藏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三年援藏工作的支持认可和高度评价。其实,荣誉并不重要,口碑才是最珍贵的。我理解“公仆”精神,应当是理念、制度和行动的统一。倘若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就很难有自觉的良好服务。一个人只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就能去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关键在于人,在于心。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同志遇到困难和问题都愿意找我,无论是政策问题、改革问题、民生问题、就业问题、医疗问题,我都会按政策一一耐心解释,再忙也要放下手头的工作来优先处理。企业的事情、职工的事情都必须高度重视、妥善处理,决不能推诿、拖延。有时一天好几个会,需要处理的工作还很多,我就主动加班加点到凌晨一点多,基本上每晚都是最后一个走的,有好几次被门卫反锁在办公室里面。我不在意能当多大官,而在意能给我多大舞台我能做什么?留下了什么?一些人在位不作为,或者乱作为,这些都不可取。一些地方官员唯GDP论,宁愿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损害脆弱的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所谓“政绩”,这种做法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所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是关键,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人心向背和反腐败成效。

当好人民公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原则,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了解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信赖、信心。我是农民的儿子,从最基层走出来的,对中国的国情很了解,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所以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坚持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试金石”。

记者:您作为一位专家型的援藏干部,在援藏期间是如何考虑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主要做了哪些重要工作?

金思宇:党中央提出的实施援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的特殊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实践证明,分期分批、对口轮换援藏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符合实际。说起来,我与西藏很有缘。之前我已有过两次进藏经历,那是2006年,拉萨火车站建成、青藏铁路通车,作为举世瞩目的大事,全国媒体都给予了关注。当时,我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处处长,两次受命进藏调研,组织青藏铁路建设先进事迹报告团,并带领中央记者团实地采访。我可能比其他援藏干部更了解西藏,了解西藏更需要专家型人才。所以,我主动请缨去西藏工作,希望有所作为。

我认为,援藏的根本在于如何真正实现西藏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援藏干部不仅仅带来资金和项目,更要带来新的理念,拓展新的思路。援藏是手段,不是目的,援藏干部最重要的是‘造血工作’,和当地的干部群众一起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准突破口,建立新机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队伍,真正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之路。对于西藏的国企来讲,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帮助企业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我多方协调争取支持,先后组织实施了三批区国资委机关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到国务院国资委机关和中央企业挂职锻炼,建立了长效机制,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

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我负责协调组织举办了中央企业援藏工作座谈会,促成了国务院国资委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备忘录》的签订和《会议纪要》的达成,“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投资800多亿元,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我参与编制了《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发展规划》和《中央企业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合作规划(2011-2020年)》。此外,积极协调17家中央企业对口援藏项目和资金的落实,引进中央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进藏办企业,央企和地方合作取得新成果。

面对西藏历史遗留问题多,化解难度大,企业本身政企、政资不分现象严重,国有企业管理人才奇缺,产权不明晰等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和国企改革的难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藏国有企业的实际,我们研究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方案。在区国资委次仁甲措书记和余和平主任的支持下,我着力从理念、机制、体制和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建立完善国资委政策法规体系,组织建立了地方国资监管领导小组和区国资委政策法规咨询专家委员会,规范了中介机构招投标管理。组织编写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汇编》、《国家与自治区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文件选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重要讲话选编》等多部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的工具书,研究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办法》等40多个文件,提出了研究制定《西藏自治区国资监管条例》的方案,这些都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规范工作流程和程序,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增强国资监管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执行力和监管水平。

我主张国资委要准确定位,厘清职责,坚持简政放权,“有所为有所不为”,亲任自治区国资委行政审批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研究出台的《西藏自治区国资委监管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审批、核准、审核上报、备案目录》和《西藏自治区国资委监管国有企业报送资料目录》,明确了监管重大事项审批、核准、审核上报、备案的内容及监管方式、办事程序和办结时间等,既符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又开创了地方国资监管工作的新局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