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图片星空(中国)>

约古宗列曲:沿着黄河正源的文明溯流

2025-07-02 10:03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西宁7月1日电(记者白玛央措、王艳、耿辉凰)清晨的阳光将玉珠峰北麓染得微黄,记者裹紧冲锋衣登上越野车,跟随昆仑文化多学科综合科考团队,向着海拔4700米左右的黄河正源约古宗列曲进发。

这是6月23日拍摄的玉珠峰北麓。新华社记者 白玛央措 摄

道路颠簸,海拔不断攀升,最高时超过了4800米。头痛、胸闷的高反症状不时袭来,但眼前变换的自然风光让人顾不上身体的不适。4小时后,科考团队抵达雅拉达泽,这座藏语意为 “牛角虎峰” 的山峰矗立在眼前。

“雅拉达泽也被称作‘昆仑之心’”,对讲机里传来专家的讲解。雅拉达泽位于青海省中部偏西的巴颜喀拉山脉西端,主峰海拔5214米,是黄河的发源地之一,其雪山区是三条大河流的分水岭,雪山东侧的水网汇成黄河,西侧发育了长江上游通天河系,北边则是内陆河格尔木河的源头水系。

这是6月24日拍摄的约古宗列曲附近。新华社记者 王艳 摄

雅拉达泽脚下的夏季草场上,32岁的牧民青美仁增正在放牧。他戴着黑色的帽子和围脖,只露出一双被高原烈风灼红,却炯炯有神的眼睛。聊天中得知,他已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放牧半年,每天照顾200多只羊。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远处山坡上有一团黑影攒动。“那儿有50多头野牦牛,能看清吗?”他笑着说,这片草场上野牦牛是老大,棕熊排老二,野狼也只能算老三。多亏了两只牧羊犬日夜守护,他才能在夜晚的荒野里睡一会儿。

这是6月24日拍摄的约古宗列曲附近。新华社记者 耿辉凰 摄

越野车继续在崎岖山路上颠簸,记者透过车窗,不时能看到几只藏野驴在广袤草地上撒欢奔跑,各种鸟类在天空中翱翔。沿途还见到了人造鸟巢,这些用心设计的 “空中家园”,为高原生灵们提供了更多栖息之所 。

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院长张永通过对讲机介绍:“大家注意看路左侧这些紫色的花朵,之所以大朵大朵地盛开在草甸上,就是为了吸引更多蜜蜂授粉,这样它们的生命才能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不断延续。”

这是6月25日拍摄的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村民江参奥姆。新华社记者 王艳 摄

经过近9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抵达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的约古宗列曲。很难想象,眼前的涓涓细流,最后能汇奔腾万里的黄河。“黄河源头在这起源以后,河流顺势而下,这一片开阔的地方就聚成叫约古宗列曲,藏语的意思就是‘炒青稞的锅’。”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侯光良,看到自己曾经亲手埋下的国家地理标志,眼角泛起泪花。

侯光良说,众多民族的古老传说中都留存着昆仑记忆,反映出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早期印记。

这是6月25日拍摄的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扎陵湖。新华社记者 王艳 摄

第二天,记者跟随科考团队到达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扎陵湖、鄂陵湖等地。至此,这场在青海省境内首次开展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昆仑文化多学科综合科考活动,历时11天顺利完成。

由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科考团队,横跨环青海湖地区、柴达木盆地、河源地区约35个考察点,每天最多时行驶约12个小时,在冻土与碎石路上颠簸上百公里。他们以脚步丈量土地,旨在通过科学严谨的实地考察,系统梳理昆仑文化元素和标识,解读展现青海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历史文脉。

这是6月24日拍摄的科考队在前往约古宗列曲的路上休整。新华社记者 王艳 摄

这一路,记者深刻感受到,多年来人们追寻的不仅是黄河奔涌的起点、昆仑巍峨的脉络,更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息的文化根魂。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