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珠江两岸,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2025-06-30 09:31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广州6月29日电 题:珠江两岸,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新华社记者宋晨、徐弘毅、孙文豪

在深圳市龙岗区的一处户外测试场地上,一台配备60升水箱的农业无人机缓缓升空,在到达预定高度后,一边盘旋一边向下方的草坪进行喷洒作业。

这台正在演示的“Q100”农业无人机来自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国内多地投入使用,并出口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参加“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们看着无人机的演示纷纷感慨:科技创新正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捷。

“Q100”农业无人机在进行演示。新华社记者 宋晨 摄

2023年研制这款农业无人机时,该公司工业设计师唐安澜和同事深入东北、安徽、广东等地农村考察,详细记下田间地头的实际需求。他发现,南方丘陵地区与东北平原在道路宽度、种植规模和运载无人机的交通工具等方面都有所区别。

“在平原地区,不少农民用皮卡货车搬运无人机,而丘陵地区的农户则多用小型三轮车运无人机,我们据此调整了无人机尺寸。”唐安澜说,针对南方多山地区,无人机安装了适应山地起伏的防避雷达,保证飞行安全。目前,农业无人机可以适应不同地形和种植需求,适用于喷洒、播撒、运输、航测等多种作业任务。

“只要会用手机,最多4个小时就能学会操作这台无人机。”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亮说,在黑龙江、安徽、四川等地的农村,这型无人机已经成为村民劳动致富的生产工具。

“我们的无人机不仅用起来方便,生产交付的时间也很迅速。”李晓亮指着流动着的生产线告诉记者,仅需约8个工时,数千个零件就可以组装为一台可以“飞起来”的无人机。

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组装测试。新华社记者 宋晨 摄

不仅在农业场景下的应用日益完善,以“低空+”赋能全行业的浪潮正在珠江两岸“涌动”。数据显示,广东省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超700条,无人机物流配送年飞行近80万架次,同时正加速构建全省30分钟航空医疗救援网络。低空经济已在城市治理、空中交通、应急救援、低空文旅等多个场景崭露头角。

走进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研发厂房,一款个人飞行载具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项目技术负责人陈旭智向记者揭开了其技术的面纱:“这套装备采用矢量涡喷发动机阵列作为动力核心,通过显控界面实现操作,普通用户经短期培训即可驾驶。”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研发的个人飞行载具模型。新华社记者 孙文豪 摄

针对传统飞行器稳定性不足的行业难题,研发团队独创“多发动机矢量阵列+智能飞控”协同方案。陈旭智介绍,分布式发动机布局形成推力矢量阵列,配合高精度传感器与算法构成的“数字大脑”,可实时感知机身姿态并动态调整推力,即便在复杂气流中也能稳定飞行。

“我们的目标是构建‘阳台到阳台’的立体通勤网络,用户无需依赖传统停机坪即可垂直起降。”陈旭智说,这一构想如果落地,或将重新定义城市短途出行生态。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总装厂房内,一座结合了风洞与风墙综合优势的复合式风洞试验平台已投入试运营。项目负责人介绍,考虑到低空飞行器的实验需求,研制团队设计了“横8纵6”共48台风机作为动力系统,可模拟珠江新城等超高层建筑群引发的瞬时风速突变、风向旋转等极端工况,为无人机等提供接近真实的测试环境。

作为大湾区首个4.5米量级风洞,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生产型风洞,这一复合式风洞试验平台填补了区域低空飞行器气动性能验证能力的空白。“该装置将在三季度开始全线运营。”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黎作武说,企业需要2年才能做完的前期测试,在这里半年就可以完成。

以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推动创新需求,广东省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低空经济链条。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白玉介绍,全省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聚集了低空经济相关企业1.5万余家,产业链覆盖材料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生产、运营服务、产业金融等全环节,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