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小区违建治理咋这么难

2025-06-30 09:36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一些读者反映,有小区居民圈占公共区域,建车库、修庭院、楼顶加盖……多次投诉却始终无法解决

小区违建治理咋这么难(金台视线)

在小区公共区域,建起围墙、围栏,修成自家车库、庭院,甚至在公共绿地种菜……近一段时间,一些读者来信、网友留言反映,住宅区内有居民违反法律规定建设建筑物,向相关部门多次投诉,却始终无法解决。小区违建侵害公共利益,增加安全隐患,破坏小区和谐,如何破解违建治理难?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只有31户的老小区,有10余处房屋有违建行为,小区居民多次投诉,仍然拆不了

今年5月,黑龙江鹤岗市工农区检测小区于晓丽(化名)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投诉:“我们小区有居民占用公共区域,私建围栏种菜,夏季鸡粪味臭气熏天。”

检测小区是个只有31户居民的老小区,没有物业公司。于晓丽所住的3号楼是“L”形连排二层楼房。加上1号、2号楼,有点像四合院,四面是楼,中间是院子。据她说,十几年前就有人私搭乱建,此后越来越多。除了圈地种菜,还有人围院子、修门房、建车库,乃至在楼顶加盖。

居民刘淑玲告诉记者:“我们两排楼中间的大道,原来可宽了。现在我对面那家建的车库都快修到我家门口了。要是我家也建,就谁也出不去了。”

不仅如此,“违建把雨水道堵死了。”居民王禾(化名)说,冬天下雪,化的水流不出去。冬季供暖不好,室内只有十七八摄氏度。“供热公司来看过,说要改成分户供暖才行。但违建太多,不方便施工,到现在也没改。”

违建让3号楼的“L”形拐弯处成了死角,只有3米宽的过道,消防车、救护车很难通过。

2023年9月起,刘玉堂等多户居民不断向工农区城市管理局反映检测小区违建问题。依据当地政府针对2023年11月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的留言回复:接到投诉后,鹤岗工农区城管局执法人员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到现场走访,并向市自然资源局发函确认,该处居民所建车库、门斗、接建三层楼未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于此案件涉及房屋10余处、当事人近20人,工农区城管局已向部分当事人下达法律文书,责令限期整改。”

据于晓丽介绍,2023年11月13日,城管局对违建的11户居民送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但没有一家自行拆除。11月20日,城管局发出限期拆除通知书;12月14日,下达限期拆除催告通知书;2024年8月16日,下达强制拆除决定书,明确指出:“经催告后仍未履行拆除。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本机关将于2025年2月18日组织实施强制拆除。”

然而,王禾说,“直到现在,一次都没拆过。只有一次,街道来人把违规种的菜苗拔了。”但工作人员前脚走,后脚又有居民撒种子种上了。

于晓丽说,他们去问了,听说还要送到法院裁定后,才能执行强拆的手续。等待过程中,“除了当初被送达强拆决定的10余户,又有人家建了。”她感叹,“拆除违建太难了!”

读者反映违建执行难,城管部门则面临早期发现难、调查取证难、处置执行难

像鹤岗检测小区这样的违建问题并非个案,从读者网友投诉来看,违建现象十分常见。

“小区违建主要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城乡规划或物业管理规定,擅自建造、改建、扩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违反规划许可和建筑安全为认定标准。”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院长程雪阳教授介绍,具体来说,违建有的是占用小区公共区域,如私占消防通道、公共绿地建私人庭院、菜地,在楼顶搭建阳光房、阁楼等;有的是违建改变建筑结构或用途,如破坏承重墙、住宅改商业、增加卫生间或隔断房等;还有的是违反物业管理和装修规范,如超出建筑外立面搭建雨棚或改变外立面结构、颜色。

目前对小区违建投诉不难,读者网友反映,难的是投诉后处置慢、清理难。因为处理不及时,有的违建越建越大。山东淄博市碧桂园一期有业主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投诉,小区一住户3年来不断扩建,修了近10米长、3米高的实体墙,建成一、二、三层。多名业主从其建设初期就举报,相关部门2024年也出具了“违法建设认定意见”,但该业主不但不停工,反而加紧建设。

有的违建因为清理不彻底,不久就死灰复燃。江苏淮安市涟水县中央城一期业主左先生说,有人在楼顶种菜,导致他家房屋漏水、墙面鼓包发霉。“街道社区去年说要把房顶清理后做好防水,到现在没见行动。泥土、容器都在,又有人上去种了。”

由于目前违建收益远高于处罚,再加上处置缓慢,很容易产生跟风效应。广东深圳市光明区宏发万悦山一名业主近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投诉,小区自2023年底交房以来,违建不断。一名顶楼业主破坏消防门,将玻璃护栏拆掉改建成高墙,并在公共露台用钢筋水泥封顶做成房子。业主投诉后,虽然拆除了露台封顶,但护栏墙还在,又有小区顶楼复式业主效仿。“6月11日,小区4栋和6栋又搭起了悬空脚架,安全措施极其草率。”而在此之前,顶楼违建修建时掉落过石头甚至铁锤,险些砸到路过居民。

“违建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管理顽疾,居民小区违建还可能涉及邻里矛盾,综合治理违建面临更多困境。”山东潍坊市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王秀文介绍,首先是小区违建施工较为隐蔽,早期较难发现。其次是调查时许多业主不配合,导致取证受阻。还有部分违建因年代久远,难以清晰认定是否违建以及谁是责任主体。最后是处置执行难。部分业主对拆除对抗、阻扰,拆除时还可能涉及物品清运、高空作业等环节,增加了处置成本和难度。此外,违建治理涉及规划、住建、城管、法院、公安等多部门,目前部门间尚未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执法机关无法快速确定违建的主体及关联信息,也加大了处置难度。

程雪阳则介绍,为了防止给公民合法财产权和住宅权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违建的认定程序比较复杂,需经多部门调查取证,如果违建涉及历史遗留问题,还需调取原始规划档案。同时,行政处罚程序也相对严格。“根据行政强制法,拆除违建需履行‘调查—责令整改—听证—强拆决定’等程序,全程可能耗时3至6个月甚至更久。如果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程序可能再延长半年至1年。”

“当然,违建治理难,也可能有执行层面慢作为、不作为的原因。”北京城市学院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汤文仙教授指出,部分执法单位责任意识不强、执法不到位,不排除还有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导致违建屡报不拆、治理滞后。

加强标准化宣传,强化物业发现违建的前哨责任,从“刚性执法”向“柔性治理”转变

如何提升违建治理效能?早发现、早制止可以有效节省治理违建的时间。

“一般当其他业主或物业人员发现违建时,违建已在施工中,业主投入很多,对拆除就比较抗拒。”上海市闵行区春申复地城一期业主委员会主任王瑛建议,要加强对违建的标准化宣传,“让居民充分了解何为违建、私搭乱建可能受到什么处罚。犹如告知闯红灯要被扣几分一样,让业主清晰了解行为后果,以便未行先止。”

一些居民认为物业公司对待违建态度消极,甚至因收缴物业费压力,默许、掩护违建施工。辽宁大连天兴新家园一名业主表示,小区内有栋别墅业主从2025年2月开工后,邻居多次进行举报,“但物业放任违建施工车辆、器材进入小区”。

“作为小区预防违建的前哨,物业应履行巡查、劝阻和报告义务。”汤文仙对此表示,《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物业服务人对违法建设、占用消防通道等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及时报告行政执法机关。如果物业服务人未遵守相关规定,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或者房屋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他认为,北京的做法值得借鉴,要加强对物业服务人的培训与监管,通过追究物业服务企业未履行违建报告义务的责任,强化其法律意识,发挥物业在违建初期阶段的干预与协调作用。

“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对违建要严格执法。”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读者顾文革来信表示,对已有的违建要依法拆除,执法过程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建立完善内部、外部监督机制,确保违建整治取得实效。

汤文仙则建议,对于当事人对违建认定有异议的,要简化复议和诉讼程序,避免因程序繁琐而延误认定。“处置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违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王瑛也提出,城市管理部门治理违建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物业公司或居委会,便于后续监督。“我们小区报到城管部门的违建案例,有些最终未完全完成整改。如果整改不到位,违建可能就会愈演愈烈,还会导致居民间的矛盾加深,影响小区和谐。”

“在建设项目审批时,一些开发商利用规划指标弹性较大的漏洞,通过申报‘装饰性构架’‘绿化平台’等不计容设施,为楼房底层和顶层等区域预留后期改造空间。甚至有的房产销售时就向业主暗示后期可改建,间接助长了违建的滋生。”王秀文提出,要完善制度体系,加强部门间协同,强化治理合力。“原本存在违建的房屋不能上市交易,但因为没有关联,部分违建房屋仍能办理产权登记,导致对违建的处置力度不强、效果不佳。”她建议,要推动建立违法建设信息数据库,实现规划、住建、不动产登记等相关部门数据共享,提高重大复杂违法建设案件的认定与处置效率。

当然,就长期来看,汤文仙表示,治理违建的核心目标不在于拆,而在于治。违建治理应更强调从“刚性执法”向“柔性治理”转变。发挥物业、街道、居民不同治理主体的作用,以人为本、源头防控,用“预防为主、治理先行”的模式,未诉先办“掐苗头”,将被动执法转为主动治理,提升治理效能的同时,也能让人们感受到城市温度。(记者 孙立极 金歆)(刘潇鸿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