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从“一日色变”到“四季常鲜”,解码荔枝的现代保鲜秘诀

2025-06-26 09:16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广州6月25日电(记者赵紫羽、田宇、熊嘉艺)分枝植瓮、盐洗隔水、冰块保鲜、竹箨封藏……这些保鲜技术,凝结着古人对荔枝存储的探索与巧思。然而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这些方法虽然精巧却难以突破荔枝易腐的天然桎梏。

时移世易,当初那个让人们束手无策的“烫手山芋”,在现代保鲜技术加持下,已不再是难题。这背后,是一整套科学系统的保鲜工程。

6月18日,果农在广东茂名高州的一个冷库中打包荔枝。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作为最难保鲜的水果之一,荔枝素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之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吴振先解释道:“荔枝保鲜难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方面,其表面凹凸不平,结构疏松,导致水分极易流失,失水后就会变褐变黑。另一方面,荔枝的代谢速度极快,采摘后糖分迅速降解,风味随之改变。加之南方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更增加了病虫害风险,导致它容易腐烂变质。”

想实现荔枝的长效保鲜,吴振先介绍,从采前管理一直到送达消费者手中,需要下很多“看不见”的功夫:

——在采收前通过科学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升果实品质;

——采收时机也至关重要,大部分品种通常在成熟度85%-90%时采摘,此时风味最佳、贮藏性最好,且必须在上午11点前完成,以避免高温加速代谢;

——采后三小时内必须进行预冷处理,再配合专用保鲜包装,有效抑制代谢和微生物活动;

——在贮运环节保持3-5℃的恒温环境,最后还要注意保证有24小时以上的货架期。

这是6月18日在广东茂名高州拍摄的荔枝预冷库。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通过这套系统化的保鲜方案,妃子笑、黑叶等部分耐贮藏荔枝品种的保鲜期可延长至30天至40天。而要让这份夏日美味“四季常鲜”,冻眠技术正在开创更多可能。

在华南农业大学的广东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点实验室,应用了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的荔枝,配合真空包装,保鲜期最长可达18个月。

“利用液氮-196℃的超低温快速将荔枝冻透,使荔枝本身的生物化学反应减弱,这就是荔枝的‘冻眠’。”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广东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点实验室主任曹庸向记者介绍,超低温速冻可以快速地经过荔枝结晶带,不仅让荔枝细胞壁不会破裂,还会让解冻后的荔枝更好地保持果肉的原汁原味,使鲜果级品质长距离、跨季节供应成为可能。

这是解冻后的广州鲜汇冷冻技术有限公司加工的“冻眠”荔枝。新华社发

在该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中,广州鲜汇冷冻技术有限公司尝到了“甜头”。“全程物理速冻,无防腐剂和化学残留,解冻后口感、色泽、硬度与鲜果相似度超90%。”据广州鲜汇冷冻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侯俊峰介绍,公司生产的“冻眠”荔枝销往我国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区,还出口到美国、马来西亚、智利等国家。2024年加工的“冻眠”荔枝,实现产值600多万元。

冻眠技术有助于解决荔枝长期贮藏问题,还可为荔枝深加工提供全年稳定的原料供给,推动荔枝果汁、果酒、果粉等多元化加工产品的发展,有效延长荔枝产业链价值链。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