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国际星空(中国)>

日媒:再生医学能让日本实现“健康长寿”吗?

2025-06-24 08:56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日本时报》6月20日文章,原题:日本正引领再生医学发展 在京都大学医学院一间安静的手术室里,研究人员用注射器将实验室培养的神经元细胞注入一个活人的大脑。主导这项实验的是神经外科医生高桥淳,他的团队用5年时间,将分化成熟的皮肤细胞逆转回全能干细胞状态,再将其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细胞,这一过程被称为“重编程”。神经元能够分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若其受损则可能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等。如今,这些经过重编程的细胞已被植入7名患者体内,并开始发挥作用。

在4月的星空(中国)发布会上,高桥一如既往地保持低调:“确认该疗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是重要一步,但并非终极目标。”在日本各地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再生医学。这个国家希望从分子层面重建国家活力。人口正在老龄化,经济正在萎缩,但如果干细胞能够发挥作用,日本也许就不会衰退。

2006年,高桥在京都大学的同事山中伸弥将普通皮肤细胞重新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这种细胞几乎可以再分化成体内任何组织,他因此于2012年荣膺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它们似乎不受年龄和免疫调控的限制。几乎一夜之间,一个经常被贴上“老龄化”“谨小慎微”标签的国家,正在掀起一场医学领域的激进革命。

日本政府此前已开始悄悄支持山中的研究,在其获诺奖后更是加倍投入。补贴和拨款源源不断涌入生命科学领域的大学实验室和初创企业。这项工作不再仅停留在个人或医学层面,它已然演变为宏大叙事。2013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承诺创建“健康长寿的社会”,并将其推广到全球。他宣称,再生医学将是其中“关键”。相关政策随之出台,2014年4月,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疗法初步试验见效后,安倍政府为其临床应用铺平道路。

一年后,日本科学家通过该技术培养了健康的视网膜细胞,将其塑造成组织薄片,并轻轻地移植到一位老年患者受损的眼睛上。如果说视网膜修复展现再生医学的潜力,那么心脏修复则是一个更严峻的考验,而且捐赠器官稀缺。两家日本初创公司提出设想:只要足够精准、耐心,心脏就能学会自我修复。

2023年,其中一家初创公司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重新编程为心肌细胞,然后直接注射到患者心脏中,希望让其心肌恢复活力。如今,该疗法正在从临床阶段向市场扩张。另一家公司选择一条更温和的路线,借鉴视网膜移植的原理,培育出超薄心肌片,并将其覆盖在受损的心脏组织上。迄今为止,已有8名患者接受这种治疗。大多数患者报告症状较轻,且无一例病情恶化。

今年4月,再生医学获得了监管机构的批准——这虽然只是一步之遥,但其意义远超临床层面。日本找到了一条能绕开生物学和生物伦理学障碍的路,但质疑声依然存在。批评人士质疑日本的监管批准是否进展过快,疗法是否足够稳健,媒体炒作是否超越了科学事实。就连山中伸弥也敦促人们谨慎行事。毕竟细胞是生命体,它们并不总是按照你的要求行事。(作者亚历山大·徐,刘明译)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