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一屉蒸笼 五洲飘香

2025-06-23 09: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美国大城市街头,食客举着手机,镜头聚焦蒸笼,芝士培根小笼包与传统鲜肉小笼包在氤氲热气中透出晶莹光泽,引来一阵阵惊叹。

万里之外,浙江绍兴嵊州越鲜食品直播间,带货主播高喊:“现包现蒸的18道细褶包子,三、二、一,上链接!”仅仅两分钟,3000单小笼包一售而空。

借助平台经济,这个源于剡溪之畔的传统小吃,悄然完成从街头早点到走向海外的华丽蝶变。

破冰出海,部门联合助力企业“走出去”

2016年,嵊州市吉昌荣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裘娜在嵊州开出首家小笼包门店。

2024年初,当裘娜尝试将小笼包出口美国时,迎面就遇到了困难——美国对肉制品进口的标准严苛,封死了冷冻小笼包出口路径。“原料溯源缺失、国际认证复杂,并且物流就要40天。”裘娜说。

为推动小笼包出口,去年5月,嵊州市启动“剡食远航”行动。嵊州市市场监管局将130条国际认证细则拆解成“企业任务清单”,海关开通冷冻集装箱直通码头,公安出入境大队为29家“白名单”企业开设绿色通道。

“我们联合第三方机构驻厂指导,光馅料中葱姜比例就调整了23次,推出了更符合海外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嵊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科科长钱东海介绍,29家“白名单”企业的出口检验检疫合格率已达100%,出口越南的订单从申报到通关仅用24小时。

“当时以为海外拓店又要黄了。”2024年12月,裘娜在杭州萧山机场因一桩民事纠纷触发税收保全,被边检拦截在出境关口。

“接到电话后,我们立刻启动应急机制。”嵊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沈小斌回忆,税务部门1小时内核查完资料,公安同步对接边检系统,当天傍晚就协调解决了问题,隔日中午裘娜顺利登机。9天后,裘娜带着与美国合作方签下的门店协议返程。

这场“24小时极限协作”正是嵊州“剡食远航”行动的生动注脚。去年年底,嵊州发布由公安、商务、海关、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推出的出海计划,明确了各部门的分工:商务局提供品牌补贴,海关承诺“验放不过夜”,司法局牵头的“法管家”团队为企业提供法律支持。截至目前,这套跨部门协作体系已助力53家企业通过相关认证,小笼包出口平均通关时间缩短40%,冷链查验效率提升66.7%。

数智赋能,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您扫码查看的这笼包子,可追溯猪肉检疫证明、运输温控记录。”在越鲜食品的直播间,主播用手机扫描产品包装上的“小笼码”后,屏幕实时跳出生产全链条信息。

这套依托“电子食安身份证”系统开发的数智平台,在试运行阶段已累计被消费者扫码12万次。每包小笼包的原料采购、加工环境、人员健康等六大场景数据,都以区块链技术存储。

从老字号作坊到现代化工厂,目前嵊州市已有53家小笼包企业亮出“小笼码”,产品复购率提升近25%,消费者投诉量下降55%。

“这是刚出锅的鲜肉小笼,皮薄到能透光。”越鲜食品的直播间里,摄像头贴近面点师傅的指尖,18道捏褶工艺在高清镜头下纤毫毕现。

企业负责人史明介绍,这场直播单场观看量突破120万人次。如今,越鲜食品线上日销售额能达到20万元,已成为嵊州规模最大的小笼包电商企业之一。

越鲜食品直播间的红火,是嵊州扶持小笼包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绍兴充分发挥平台经济作用,助力嵊州小笼包产业触网发展。“我们通过数智赋能,构建的数字化平台不仅服务企业,更推动产业良性发展。”绍兴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贾浩波说,依托浙江省“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市场监管部门推进“直播+龙头企业+源头工厂”模式,嵊州已培育标杆直播间30余个,10个直播间年销售破千万元。

“现在日处理订单1.2万单,冷链成本降了40%。”在嵊州与顺丰共建的冷链云仓,工作人员扫描订单后,机械臂从零下18摄氏度库区取出小笼包,通过自动分拣线直接装车。

对比2016年,当时嵊州90%的小笼包企业为家庭作坊,工业化、品牌化程度不足3%,发货更是靠人工打包。销量最高的企业,日发货量不足2000单,损耗率高达15%。

“通过冷链云仓,全市53家主营速冻小笼包的企业产品品质更有保障,物流费用一年节省超3亿元。”嵊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张军荣介绍,这些成本优势直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当前,全国嵊州小笼包门店已超3万家,产业规模突破140亿元。

加强培训,从输出产品到输出技艺

随着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与产业规模的扩张,嵊州小笼包企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捏褶时手指要呈弧形,力度也不能大。”在嵊州市农民培训学校,许英惠正跟着老师傅练习包小笼包的手法,围裙上沾满面粉。许英惠现在是嵊州一家速冻小笼包企业的熟练工,月收入7000元。

“像许英惠这样的学员,全市2024年就培训了500多人,八成进入小笼包企业。”嵊州市农民培训学校校长李康义说。今年5月,嵊州开启小笼包“万人大培训”,81个培训点遍布城乡。据悉,嵊州小笼包已带动3万个家庭、10万人就业,从业者年均增收4.8万元。

今年6月初,吉昌荣食品有限公司的海外首店在美国落地,这也是嵊州小笼包产业首家海外品牌门店。店里推出的融合“出海—闹海”元素的“哪吒包子”广受海外消费者欢迎。

如今,嵊州市制发的速冻小笼包团体标准已成为行业参照,“双语包子师傅”培训体系输出至东南亚、北美等地。从“寄包子”到“开店铺”,嵊州探索从食品出口到技艺输出的跨越。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