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南京警方重拳打击号贩子(民生一线)

2025-06-18 09:20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只需0.02秒,“黄牛”就能抢到一个热门医院的专家号。普通患者花上几个星期都抢不到专家号,有不法分子却一年能挂号5000余次。

贩卖医院号源的“黄牛”也称“号贩子”。为解决老百姓就医难的问题,近日,江苏南京警方在多地实施集中抓捕,成功端掉3个非法入侵医院挂号系统的“黑客黄牛”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涉案金额超200万元。

经查,不法分子通过特制软件批量抢占医院专家号号源后,再以高价转卖给急需救治的患者,或者以“占坑洗号”的方式,将部分热门专家号炒至1000余元。这些乱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一条怎样的利益链条?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专家号“秒光”

患者找“黄牛”需大幅加价

去年底,家住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的曲先生病了,需到南京就诊。他在网上搜索发现,江苏省某三甲医院的一名医生正好擅长治疗他患的疾病。

这家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下午6点准时放号。曲先生定好闹钟,卡着时间点来抢号,可连着抢了一星期,每次结果都是“秒光”。

无奈之下,曲先生只好在网上找“黄牛”来代办。据曲先生回忆,2024年12月24日,他在网上添加了一名微信昵称为“医院帮帮”的“黄牛”。对方告诉他,支付300元的代办费,便可以帮忙挂到这名专家的号,如挂号不成功,费用如数返还。

曲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300元代办费转给了“医院帮帮”,并把自己在挂号平台上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发给对方。第二天晚上9点左右,“医院帮帮”回复称已经挂到号,把挂号费转过去即可。

为此,曲先生很是纳闷:“为什么我挂不到号,‘黄牛’却能挂到?这里面难道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曲先生的疑惑在患者中很普遍。在“黄牛”的不法操作下,部分医院知名专家的专家号被炒至千余元,很多患者为了尽早接受治疗,不得不接受“高价号”。

2025年初,南京警方多次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多家知名医院的专家号一号难求,在放号的瞬间便被抢光。这不仅让患者感到非常无助,医院也深感困扰。

形成链条

不法团伙分工堪比工厂流水线

专家号为什么总是“秒光”,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南京市公安局就此问题成立专案组,秦淮区副区长、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局长黎海东带队走访医院,对医院挂号的异常情况展开侦查。专案组首先调取了医院近一年来的4万余条挂号记录,并对热门专家近一年内的挂号信息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比对分析和筛查,发现很多异常点:同一个IP地址,在短时间内使用不同身份证号高频挂号;多个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账号存在挂号支付信息数量异常,个别账号一年支付记录高达5000余条,远超正常患者的就医频次。

专案组分析,在这些异常数据的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一个或者多个组织架构严密、技术手段高超的犯罪团伙。

通过对这些异常数据的分析、追踪,警方逐步摸清了“黄牛”通过技术抢号,倒卖牟利的黑色产业链,并分别锁定以曹某、倪某、余某为首的3个犯罪团伙。

以曹某为首的犯罪团伙最先浮出水面。

曹某是一名软件工程师。2023至2024年间,“黄牛”钟某找到曹某,想让其帮忙开发一款能够“抢号”的软件,在利益的驱使下,曹某爽快答应。

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姚翔告诉记者,普通患者通过互联网挂号时,得经过“层层关卡”,系统要对患者身份进行验证,患者需手动输入验证码,还要刷新页面,从登录系统、填写信息到付款成功,这个过程至少需要1分钟。

而曹某另辟蹊径。他专门购买有关网络黑客的书籍,研究破解医院挂号系统的办法,还不惜成本买来高性能的显卡,让其夜以继日地运转,最终破解了医院挂号系统的层层密码,并自研一款抢号软件。有了这个抢号“利器”,便可跳过系统的所有验证环节,在抢号时“一步到位”。正因如此,只要将患者个人信息输入曹某开发的抢号软件,等医院放号时,便可瞬间“秒杀”。

南京市公安局网安支队驻秦淮分局大队民警严耀华说,据他们实测,利用曹某自研的软件来抢号,仅需0.02秒便可抢到一个稀缺的专家号,与正常挂号渠道相比,效率差距达3000倍。可以说,“黄牛”使用软件抢号,对普通患者实现了“降维打击”。

随着侦查深入,另外两个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法也随之浮出水面。

以倪某为首的团伙和以余某为首的团伙也是利用类似的定制软件抢号,不同之处在于他们采取“占坑洗号”的方式,之后再定向倒卖这些专家号。

随着不法分子相继落网,一根堪比工厂流水线的“黑色链条”也浮出水面。在曹某团伙中,技术组负责写代码抢号,一级“黄牛”批发号源,二级“黄牛”负责招揽客户,一个300元的专家号,经手两次就能卖到1200元甚至更多。“涉案团伙肆意抢占医院号源后,再高价倒卖,牟取暴利,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姚翔说。

掌握充足证据后,5月15日清晨,90多名专案组民警分赴河南、安徽、南京等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3个非法入侵医院挂号系统的“黄牛”团伙被一举捣毁,22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其中18名嫌疑人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创新工作机制

从“办一案”到“治一域”

侦查过程中,办案人员也在思考医疗挂号相关环节中的漏洞,如何做好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做到从“办一案”到“治一域”?

姚翔告诉记者,办案过程中,警方发现以倪某为首的犯罪团伙采用的是“占坑洗号”的方式,这种模式对抢号软件的技术要求不高,但依然“有效”。“主要就是钻了系统的空子。”姚翔说。

原来,该团伙先通过网络购买了300多个手机号码,医院在放号时,他们会用买来的手机号抢号。抢光医院放号池,导致普通患者挂不到号,只能找“黄牛”。

当招揽到一名患者时,不法人员就会退掉一个此前“抢占”的专家号,并用患者的信息瞬间抢回。

“这种模式虽然对软件技术的要求不高,但产生的危害更大。”姚翔说,此前,该团伙的不法分子通过软件把某位专家一天的号全部抢占,可到了这位专家坐诊时,由于没有招揽到足够的患者,占用的专家号没有全部卖出去,只能临时退号退款。但此时,即便空出不少号,普通患者也已经来不及挂号。患者挂不到号,专家又等不到患者,宝贵的医疗资源这样被白白浪费掉了。

随着这一案件的侦破,南京多家医院已经发现类似问题,通过升级系统填补了这一漏洞。比如,某医院推出“候补号”,如果患者抢不到号,可以先挂一个“候补号”,一旦前面有人退号,挂了“候补号”的患者可以顺位顶上。

姚翔表示,破案虽然能堵住医疗挂号的漏洞,但他们更希望能以此案的侦办为契机,推动警医联动定期交流会商,让警方和卫健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主动发现问题,做到“快速响应、协同作战”,共同打击号贩子破坏医疗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公安机关也要发挥专业优势,指导督促医院优化挂号流程,升级挂号系统。“只有不断进行机制创新,才能从根子上治理‘黄牛’乱象。”姚翔说。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