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国际星空(中国)>

韩国儿童流行打“增高针”,医学界敲响警钟

2025-06-17 10:34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在学历和外貌之外,身高正成为韩国社会衡量个人竞争力的新门槛。综合《韩国经济星空(中国)》和日本TBS电视台日前报道,韩国近年来掀起一股打“增高针”的风潮,大量家长带着并无健康问题的孩子前往所谓的“长高诊所”,接受生长激素注射治疗,希望孩子在未来的升学、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报道援引韩国保健医疗研究院的一项调查结果称,在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儿童中,每6人就有1人身高高于同龄平均水平。约60%的家长表示,孩子并未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仅仅“为了长高”而接受治疗。调查还显示,为了能让孩子长高,韩国家长每月平均额外支出达20万韩元(1000韩元约合5元人民币),用于为其注射生长激素、购买辅助药物或传统韩药等。

报道称,生长激素原本用于治疗因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症。在韩国,若孩子身高低于同性别同龄儿童身高标准的一定比例,可获得医保补贴。然而调查发现,仅41%的注射个案符合该标准。

据统计,2023年韩国生长激素注射剂的市场供应总额已达4800亿韩元,较2019年增长2.5倍。接受相关治疗的儿童也迅速增加,2023年医保申报人数达3.7万人,是10年前的7至8倍。其中,首尔江南、瑞草等教育资源集中地区诊所分布最为密集。

韩国医学界对此趋势敲响警钟。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数据显示,自2014年至2023年,已收到6300余起生长激素注射相关的不良反应报告,其中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内分泌紊乱,甚至报告了个别死亡和癌症病例。

有专家表示,从学历到外貌再到身高,韩国社会对“可量化条件”的执着范围正不断扩大。专家认为,身高可以成为优势,但不该成为焦虑根源,应尽快建立科学理性的认知,避免让盲目的“长高投资”演变为全民心理负担。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