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本网独家>

空间信息科技促进创新之路建设论坛在成都召开

2025-06-12 10:35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25年6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空间信息科技促进创新之路建设论坛在四川成都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期间召开,旨在搭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科技创新合作桥梁,展示中国科技界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一带一路”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实践。

image.png

图为论坛现场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何宏平在论坛中指出,中国科学院致力于以空间信息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支持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通过发射专用科学卫星、研制数据产品、发布报告等,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未来,中国科学院期待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与全球合作伙伴深化跨地域、跨领域协同合作,以互信共赢的理念,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地区和人民,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南非科学技术和创新部部长布莱德·恩齐曼迪表示,在相互尊重、共同目标和应对全球挑战的基础之上,南非与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建立了强有力的伙伴关系。近年来,双方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尤其是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合作已取得突破性成果。未来,期待与中方建立空间技术联合实验室,在卫星遥感数据共享、航空遥感、北斗导航等相关领域开展更多合作项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副主席杨丹介绍,四川是中国的经济大省、科教大省,低空经济、智能卫星、航天电子等领域优势明显。本次论坛为空间信息顶尖科研机构、高校、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为四川空间信息科技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提档升级、协同发展带来新的重大契机。他表示,“期待通过本次论坛,共同探索空间信息科技赋能创新发展的多样化路径。”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郑向东指出,作为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前沿科技,空间信息具有显著的战略性、引领性。重庆市将推动空间信息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超大城市治理等深度融合,打造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新高地。期待与各方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场景拓展等领域深入合作,共创空间信息产业新未来。

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主任赵静在致辞中表示,空间信息科技具备精准的监测能力、科学的分析手段和高效的决策支持,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手段,诚邀国际同仁加入新成立的“一带一路”空间信息科技创新合作联盟。为进一步推动空间信息科技国际合作,她提出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协同创新、重视人才培养等三项提议。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库巴内奇别克·朱马利耶夫指出,当今,空间信息技术正在引领农业、应急管理等多个关键行业的变革,双方在空间技术领域合作对吉尔吉斯斯坦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image.png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一带一路”篇》

在论坛开幕式上,SDG中心正式发布《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一带一路”篇》。自2019年起,该年度报告聚焦突破传统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式,创新性围绕“一带一路”区域“零饥饿”“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等七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典型区域、国家、跨区域和全球四个层面,系统展示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监测评估体系的最新进展。报告全面汇集并呈现了近年来地球大数据领域的核心成果,涵盖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数据产品,构建了多源数据融合的决策支持模型,累计形成156个研究案例、141项数据产品、91种创新方法与模型,以及119项重大科学决策支持成果,广泛应用于粮食安全、清洁能源、韧性城市等关键领域,充分验证了地球大数据技术在突破传统统计方法局限、实现动态、精准、广域乃至全球尺度评估方面的独特价值,为全球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了可借鉴、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论坛上,SDG中心主任郭华东院士代表SDG中心分别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地震研究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空间观测可持续发展及山地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等关键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拓展全球合作网络,促进包容性、气候适应性和可持续的发展。“这些合作不是单向技术输出,而是以‘数字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计划’(以下简称DSP国际科学计划)为抓手,构建真正的创新共同体。”SDG中心主任郭华东院士表示,“今年2月,我们联合全球20多个国家的35个科研机构、大学与国际科技组织发起的DSP国际科学计划已正式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批准,旨在基于数据密集型科学和创新解决方案,诠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复杂交互,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数智转型。截至目前,参与DSP国际科学计划的机构与组织数量已经上升到65个,覆盖全球32个国家。当科技合作突破单纯的技术转移,进入规则共建、风险共担的新阶段,才能真正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助力。”

论坛设置特邀报告、主题讨论等环节,吸引来自近20个国家百余位代表参会。在特邀报告环节,郭华东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十年来中国科学家与全球携手,从“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SDG中心到DSP国际科学计划,以空间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探索与成果。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总干事白玛·嘉措探讨合作促进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知识鸿沟弥合,南非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部主任阿贝尔·拉莫埃洛分享了中国—非洲在空间信息服务社会领域的机遇与前景,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资深研究员罗莎·拉萨波纳拉介绍了空间技术赋能政策制定与创新的相关案例。在主题讨论环节,多位对话嘉宾围绕“空间技术驱动可持续发展”主题展开讨论。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SDG中心、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重庆市科学技术局承办。

【责任编辑:王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