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国际星空(中国)>

日媒:日本“家里蹲”青年如何走进职场

2025-06-04 09:34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日本时报》5月31日文章,原题:日本“家里蹲”青年如何“重新开始憧憬未来” 森岛佑辅今年33岁,是日本长野县一家公司的副总裁。但在2019年之前,他曾是长达5年的“家里蹲”——一种极端的社交回避状态,通常6个月以上不参与学习、工作或社交活动。

“待在人群中对我来说很累。”森岛说,“我总是过于在意周围人的看法,久而久之这严重影响了我的心理状态。后来我开始不上学,再后来更是连门都不出了,彻底变成了家里蹲。”但后来他参加了一个名叫“武士学园”的年轻人支援学校,不仅逐渐克服了社交焦虑,还成功入职现在的公司,并晋升为高管。

武士学园的创办人兼校长长冈秀贵回忆道,自己当年在大学攻读教育专业课程时,教授们总是灌输一种“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观点。“这种‘常识’让我震惊,也促使我更坚定地想要改变它。”在走访了日本上百所教育机构后,长冈创办了武士学园,并采用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定制化课程。“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是成年人,所以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他们实现经济独立和心理独立。”该学园开设了7类课程,涵盖基础生活技能(如作息习惯培养)、烹饪、打扫、自我探索(心理学与哲学)、社会互动以及通过兴趣爱好感受生活乐趣等。最后阶段则帮助学生准备毕业,协助他们求职和建立独立生活。

“家里蹲”现象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据估计,日本目前约有150万人处于这一状态。近年来,这一现象也出现在韩国、美国、西班牙和法国等国。武士学园的学生们选择“家里蹲”的原因包括:父母离婚、校园霸凌、难以承受同龄人带来的竞争压力等。

日本名古屋大学副教授古桥忠晃长期研究日本和法国的“家里蹲”现象。他表示,现代科学仍未明确该现象是否具有生理根源,甚至还不能确定这是否是精神疾病。“家里蹲”一般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触发期”,个体因为某种原因与社会脱节;第二阶段则是习惯期,个体逐渐适应这种生活状态,不愿再回归社会。

古桥还表示,在法国,“家里蹲”通常不会被视为精神病患者,或被当成社会负担;而在日本,他们却经常被媒体当作“问题”来谈论。“只要社会仍以负面眼光看待家里蹲,就很难让这些人顺利回归社会。”古桥还强调网络和电子游戏在第二阶段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应被忽视。(作者埃里克·马格里斯,朱迪译)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