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国际星空(中国)>

企业发展失衡,韩媒担心“马太效应”

2025-05-20 09:05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莽九晨】在韩国开发研究院大幅下调韩国年经济增速预期至0.8%后,18日,韩国媒体接连报道多项经济数据,反映出韩国资本流动失衡、企业经营状况呈现“马太效应”以及制造业下行等复杂问题。

据韩联社18日报道,韩国吸引外资规模在去年全球经济规模前30的国家中排名第17位,仅一年时间就下降了4位。据韩国银行(央行)18日向国会提交的资料显示,去年外国人在韩国国内的投资规模为371.84亿美元,比前一年骤减33.8%。而与之相反,韩国国民和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排在第10位,排名上升3位。有分析认为,这种资本进出不均衡成为结构性趋势,会降低国内经济活力,削弱产业增长基础。

另据韩国NEWS1通讯社18日报道,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国内主要大企业营业利润虽然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但中型企业却因营业利润减少,陷入“苦战”。分析认为,中型企业受到全球经济放缓、贸易纷争、政治混乱等国内外多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负增长。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对韩国国内前500家上市中型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这些企业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为60.092万亿韩元(1000韩元约合5.2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085万亿韩元,增长率为4%,但营业利润为2.9416万亿韩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7%。从行业来看,建筑、建材企业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5.6%;IT、电器、电子行业的中型企业营业利润也减少了22.6%。韩国《亚洲日报》将这一情况形容为“马太效应”,即大型企业扩张,但中型企业增长乏力。

韩国银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实际GDP环比下滑0.2%,出现负增长。其中,制造业产出减少0.8%,主要集中在化学品、机械设备等领域。

《亚洲日报》18日报道称,韩国统计厅与国家统计门户网站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韩国制造业月均就业人数为439.5万人,仅占全部就业人口的15.5%。这一比例为韩国自2013年实施第十版《韩国标准产业分类》以来的最低值。

报道称,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韩国制造业就业比重近年呈持续下行趋势。2023年与2024年分别降至15.7%和15.6%。今年前4个月,该比重持续下滑,从1月的15.8%降至4月的15.2%。其中,4月制造业就业人数同比减少12.4万人,为2019年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疫情暴发后,制造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依托出口恢复增长。韩国银行发布的以经济活动类型划分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显示,制造业在2023年各季度均实现环比增长。然而,就业作为典型的滞后指标,并未同步改善。

有分析认为,韩国当前制造业复苏主要由半导体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拉动,因其“就业带动系数”较低,新增岗位有限。叠加国内外不确定性上升,企业普遍延后招聘计划,就业市场恢复进程缓慢。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