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双向奔赴” 携手育人——从供需对接活动看校企合作走深

2024-09-30 09:45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合肥9月30日电 题:“双向奔赴” 携手育人——从供需对接活动看校企合作走深

新华社记者周畅

当近400所高校、300家企业齐聚一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不到2小时,就收到了十几份高校的宣传册,大大拓展了我们招聘的视野。”博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许勇波说。

这家总部在福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在筹备新建两个厂区,看到这些高校主动提供的学校宣传册,许勇波对这两个厂区未来的员工招聘充满信心。

9月28日,许勇波在活动现场收到的部分学校宣传册。新华社记者周畅 摄

日前,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在安徽省芜湖市联合举办2024年重点领域校企供需对接活动,推动高校与企业加强供需对接和人才交流,推进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企业人才储备。

本次活动围绕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领域遴选参会高校和企业,促进重点领域校企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提前适配。

活动现场,一张张白色的小圆桌,就是一个个小型的“洽谈间”。高校和企业代表,就这样面对面交流人才供需、产学研合作。

“想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了解现在企业、行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需求是什么,需要我们提前培养学生的哪些素养。”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刚说,此次活动上不少企业代表加了他的微信,拓宽了他的企业界“朋友圈”,希望未来可以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并推动产学研合作,让高校成果能够走出实验室、走进企业。

9月28日活动现场,校企代表正在对接交流。新华社记者周畅 摄

校企供需对接,是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机制的实践路径。

已经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6所高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的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这次供需对接活动上,希望扩大供需对接范围,吸引和招募一批优秀应届毕业生。

“希望挖掘各个高校优势专业里适合我们的毕业生。”该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副主任毕升说,本次供需对接大会参会高校数量多、覆盖范围广、层次层级多样,可以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校企交流力度,积极探索各级人才联合培养新机制。

正如毕升感受到的,此次活动覆盖范围广泛,聚合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等各方面资源,参会单位覆盖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部属高校、省属高校、中央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类别。

9月28日活动现场的校企名录展板。新华社记者周畅 摄

“我们已经和一些企业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准备共建产业学院。”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戴渊博笑称自己这趟是“大丰收”, “不仅开拓了眼界,还学习了许多新的理念,为学校的人才培养、专业结构调整、产教融合提供了新方向,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

据统计,教育部于2021年启动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现已成功实施三期,累计有2300余家用人单位与2000余所高校开展对接合作,完成项目立项4.5万余项,惠及620万学生。

2024年重点领域校企供需对接活动是教育部首次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举办,首次聚焦重点领域,首次围绕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优化升级,为校企对接提供便捷、即时、高效服务。同步开展典型案例宣传、线上供需对接、行业专场分享、在芜企业参观、就业工作研讨等多场活动,有效服务重点领域及相关行业、区域发展。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校政企通力协作的力量,形成了融合互促的工作合力。”安徽工程大学副校长郑健说,该校在探索产业学院、企业冠名班、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等基础上,将进一步根据此次活动上的企业、行业需求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让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同频共振”。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