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远离城市喧嚣 “采菌大军”解锁沉浸式小众游新体验

2024-09-25 09:46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远离城市喧嚣、轻松又解压,云南多地推出“采菌游”受到市场追捧

“采菌大军”解锁沉浸式小众游新体验

“把菌子轻轻从泥土中拔出来的感觉,太治愈了!”近日,来自香港的游客吴景新告诉记者,自己刚在云南大理参加了采菌团,“仅仅一个小时我们就采了满满一背篓的蘑菇,感觉很新奇有趣”。

野生菌是云南当地极具特色的美味,产季从6月持续到9月。在刚刚过去的夏天,很多游客不再满足于吃菌子本身,而是把去云南采菌子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加入“采菌大军”中,感受在山林间采菌子的乐趣。

近年来,让游客亲身参与的体验式旅游火热,沉浸式采菌子为云南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不过,作为新兴小众旅游产品,采菌子还需解决食品安全、无序采摘等问题,规范发展。

小众游的“流量密码”

清晨上山,万籁俱寂,只有自己和同伴踩着松针、小心寻找菌子的脚步声。千回百转之后,突然发现厚厚的落叶下,藏着一朵肥硕的野生菌……采菌游领队金骏希从小跟着父母采菌子,在他看来,这种体验颇有诗意。

上午8时,30多名游客围绕在金骏希的身边,做起了热身运动,并学习了一些野生菌识别的方法。“作为新手,刚开始找菌子会有些难度,但领队会告诉我们菌子生长的地方,一般在松树林下,或者被叶子覆盖着。知道方法后很快就上手了,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关于菌子的知识。”吴景新说。

在野外采菌远离现代化城市的喧嚣,有着返璞归真的独特韵味,其轻松解压的体验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因此成了一些旅行社以及户外俱乐部的“流量密码”。云南省旅行社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暑期,不少旅行社推出了采菌子相关旅游产品和线路,包括丽江拉市海“采菌+骑马+轻徒步一日游”、腾冲高黎贡山“徒步+采菌+动植物知识科普一日游”等。

携程集团区域政务总经理张大伟表示,从供给情况来看,一日游的产品涉及的采菌行程比较多。部分商家会在周边徒步或者登山、踏青的产品中,加入采菌游的行程。

依托菌资源,云南一些县乡也发展起了特色旅游。在玉溪市易门县,以野生菌为主的特色文化旅游包括一系列以食用菌生态观光、采摘体验和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据了解,每年6月~10月,到易门采菌、买菌、吃菌的人络绎不绝,年游客量达20余万人次。

新兴旅游方式需规范监管

大多数野生菌生长在山林中,不当采摘、食用可能存在中毒风险。在增强沉浸式游玩体验的同时,如何确保安全,是摆在采菌游面前的首要问题。

“旅游公司会安排专业领队和菌子专家带队,对采到的菌子进行分类讲解。采到的菌子一般不让带走,以避免游客误食。”彩云之南研学户外旅游公司销售人员徐晓告诉记者,因为游客比较多,领队在采摘活动开展之前,会对游客进行告知。在采摘过程中,会要求游客佩戴手套,避免接触生菌子后直接用手拿食物吃。

近年来,云南多地探索“包山采菌”制度,通过分片竞包的方式,将集体山林野生菌采摘权承包给有能力采菌、护菌的人统一管理、采摘、销售,避免无序采挖造成野生菌产量下降,同时有效减少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对于商业化采摘野生菌的行为,云南鼎燊律师事务所律师熊明建议,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商业化采摘实施资格许可,限制采摘人数,明确采摘范围、时间和方式,防止过度采摘和破坏野生菌资源。此外,还应积极开发成熟的旅游休闲路线,提供必要的救援设施和服务,降低游客发生意外的风险。

“商业化采摘活动还应兼顾当地村民的利益,探索与当地村民形成良性互动的路径。例如建立合作机制,让当地村民充当向导,指导采摘。既保证游客的体验质量,又保障村民的经济利益。”云南农科院教授林森认为,只有通过规范监管引导,沉浸式采菌子这一新兴旅游方式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工人日报 记者 黄榆)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