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海量数据孕育产业新力量

2024-08-08 09:0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数据产业年均增速有望超20%,相关支持政策将加快出台——

海量数据孕育产业新力量

数据产业,一个新兴产业门类,今年以来频频被官方文件提及:年初,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发文指出,到2026年底形成相对完善的数据产业生态,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5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提出培育壮大数据产业,发展一批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7月22日,国家数据局表示将加快出台政策,支持数据产业发展。多方关注的数据产业是什么?其发展有哪些看点?

去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超520亿元

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规模正呈指数级增长。根据最新调查统计,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到32.85泽字节(ZB),相当于1000多万个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总量。这些海量资源加速融入生产生活,提升了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也催生着产业新势力,即数据产业。

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司长张望表示,数据不仅自身经济价值巨大,应用得当,还可以显著改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所以无论是培育新动能还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都需要加快数据产业发展,向数据要动力、向数据要潜力。

这一新兴产业具体包含哪些形态?目前发展情况如何?

业内人士分析,数据产业是利用数据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产品和服务开发过程中所形成的产业形态,其发展涵盖数据采集、存储、计算、管理、应用以及流通交易等多个方面。

看产业规模——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7月16日发布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超520亿元,2028年有望达到930.29亿元。上海数据交易所等机构报告显示,中国数据交易行业在过去几年内经历了稳定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2022年整体市场规模达到876.8亿元,占全球数据市场交易规模的13.4%、亚洲的66.5%,预计到2030年总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

看经营主体——数据产业主要包括从事数据技术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数据技术赋能应用、数据产品和服务流通交易以及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据有关机构统计,近10年来,中国数商企业数量从11万家增长到超过100万家,成为数据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盘活数据要素价值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数据要素化发展新阶段,我们看到了新生产要素、新数据空间、新基础设施,也见证了新产业形态的出现和发展。”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教授张向宏认为,近年来,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关键数据技术和产品取得突破,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大部分省份设立数据发展促进中心

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越来越多参与方投入其中。

7月26日,长沙数字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当天,长沙数字集团与2家银行签约,将融合海量政务数据和行业数据,针对银行个性化需求,定制相应的数据产品,帮助银行更科学地进行贷前、贷中、贷后管理,提高效率。

长沙数字集团董事长唐宁表示,集团将深耕数字政府建设、数据要素运营、数字社会服务、数字生态营造4大业务板块,通过数据资源生产汇聚、数据产品加工治理和数据价值场景赋能,实现数据要素运营可持续发展。据介绍,该集团力争到2035年实现营收10亿元。

在此1个月前,湖南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标志着又一家省级层面数据集团成功组建。据国家数据局介绍,该局组建以来,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完成机构组建,大部分省份配套设立数据发展促进中心,组建数据集团。

有业务多元的数据集团新面孔,也有不少专于数据产业某一领域的新成员。

在四川,华存智谷公司聚焦各类原始数据存储,推出计算型存储、全闪存存储、融合存储等系列的30余款产品。2023年,公司签单金额达到5亿元。“随着算法与算力日益精进,数据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公司对部分客户的调研,其数据的访问需求较以前提升十几倍。”华存智谷首席技术官杜小华表示,针对人工智能对存储的需求,华存智谷发布了一系列相关产品。

聚焦数据存储产业,四川省内从地方到企业都在发力。该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存储产业,力争到2025年,技术先进、应用繁荣、安全可控、保障有力的存储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存储产业整体规模突破5000亿元。

从存储到交易,发展数据产业成为越来越多地方的共识。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有数十个省市上线公共数据运营平台,有20多个省市成立了专门的数据交易机构。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的数据交易机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上海数据交易所上线数据产品登记大厅,开展数据产品登记试运行工作。福建大数据交易所交易平台初步实现与省公共数据开发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同步公共数据目录400多个,数据项1万多个,孵化公共数据产品50余款。

进一步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作为产业新势力,数据产业发展快,但也面临挑战。

今年5月,《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对外发布。这是中国首次对数据资源进行“全面体检”,结果显示,中国数据生产的规模优势基本形成,但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优势潜力仍待释放。2023年,全国新增数据存储量为0.95ZB,生产总量中仅有2.9%的数据被保存;企业一年未使用的数据占比约四成,数据加工能力不足导致大量数据价值被低估、难以挖掘复用;交易所需求方是供给方的1.75倍,数据产品成交率为17.9%,数据场内交易供需匹配率低。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蒋艳认为,目前,数据存储空间基本满足存储需求,但从长远来看仍需适度超前布局,以满足未来产业发展对海量数据的需要。从存储位置看,数据云存储占比略低于终端存储,特别是对于行业重点企业,数据终端存储占比超七成,分散存储的现象较普遍,数据互联、复用的难度较大。

“总的看,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张向宏说,应着力解决数据资源供给、流通、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愿、不能开发数据以及数据不好用等问题,提升数据技术和产品总体水平,加快数据企业发展。

为更好推动数据产业发展,国家数据局日前表示,将围绕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将厘清数据产业的内涵和外延,面向市场需求,培育多元化的市场经营主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企业在资源汇聚、技术攻关、产品服务、流通交易、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快发展。”张望说,用好政策工具,从投资政策、人才培养、产业集聚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安排。

6月30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预计,今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提速,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机制等政策制定和落地实施将取得积极进展,数据产业快速发展,并进一步渗透到其他产业,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记者 邱海峰)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