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家发改委:全国新能源消纳达90%以上

2025-07-18 08: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6日讯(记者王婉莹)“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据统计,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维持在90%以上。”在今日召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星空(中国)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星空(中国)发言人李超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5.7亿、10.8亿千瓦,占全部装机比重达到45.7%,已经超过了火电装机的比重。

“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的提高,对于大规模新能源的高水平消纳,已经成为当前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李超坦言。

为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是抓好三个统筹。

第一,统筹电力外送和就近消纳。充分发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力、光照等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沙戈荒”大型新能源基地,通过将西北等地区风电、光伏发电跨省区进行外送,提升全国范围内新能源消纳能力。

李超表示,在远距离输送的同时,也注重挖掘就近就地消纳需求,积极探索新能源和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支持部分新能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而是直接向单一电力用户提供绿电,不仅有助于新能源就近消纳,也为高耗能企业、出口型企业以及新能源发电企业等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统筹电网和调节能力建设。新能源、输电通道、配套调节电源建设协同推进,才能保障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输电通道方面,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网,拥有全球最高输电电压等级、最长特高压输电线路、最大新能源并网规模。李超介绍,目前已投运特高压输电通道43条,今年还会有宁夏至湖南等特高压通道投产,电力外送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调节能力方面,目前全国新型储能规模已超过8000万千瓦,随着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新型储能在电力现货市场中盈利模式和空间将更加广阔。

第三,统筹能源需求和供给。从需求看,我国电力需求侧灵活性负荷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需求响应长效机制,积极引导各类需求侧资源通过虚拟电厂等方式,参与新能源调峰。从供给看,积极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已经超过1400万台,通过引导有序充电,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与此同时,持续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电力资源高效配置,引导新能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李超透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把新能源消纳作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点,深入落实发电、输电、调节等各环节支持政策,持续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