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加快构建用电服务新生态

2025-07-17 08:51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提出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供应体系,“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近5年来,我国用电营商环境发展良好,“放管服”改革推动用电服务质效双升。浙江省推行“刷脸办电”和电子证照共享,广东省建立“粤商通”移动服务平台,实现多项业务“一网通办”。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政策,如2020年施行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获得电力”纳入法治化轨道,《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了电力接入工程审批改革要求。一系列政策使分布式光伏并网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速度快速提高,为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等行业大幅节约用电成本。

当前,我国用电营商环境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在营商环境改善方面仍存在3个突出问题: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西部省份电力接入成本仍高于东部,改善用电营商环境任务仍比较艰巨;二是政企协同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城市电力外线工程审批涉及多个部门,串联审批流程和时间较长,显著制约了办电效率提升;三是数字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堵点尚未打通,老年群体和农村用户对线上服务接受度不足,使得数字化技术应用难以全面落地。此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电网结构和机制难以满足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需求。未来,要从多维度发力,加快构建用电服务新生态。

持续完善相关产业政策体系。明确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等强制性标准,设立专项基金,持续支持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对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给予更大力度的增值税优惠。建立“住建—能源—交通”等部门联合审批平台,推行电力管线规划许可“一证通办”,尽早将电力接入工程审批纳入地方政府考核。

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鼓励电网企业完成AI客服全覆盖,推广“电力碳效码”帮助工业企业进一步提升用电效率,有效降低碳排放,并通过“区块链+电力交易”平台建设等方式,进一步降低中小用户交易成本。制定用电报装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建立“小时响应、日内答复”等服务承诺,并对违约企业实施电费优惠扣减;加快相关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突破柔性化灵活化配电、虚拟电厂等技术,推动“荷随源动”、车网互动等工作尽快落地见效。

构建用户侧需求响应新机制。通过保留老年群体线下窗口,设立农村地区“电力驿站”等方式,推进办电普惠性服务,力争实现县域全覆盖;通过拉大峰谷电价价差,有效利用容量电价、可再生能源绿证、碳排放权交易等方式,强化市场化激励,鼓励广大用户积极参与电力调节,为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更好的市场空间。通过开展“电力开放日”,编制智慧用电手册,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安全用电知识等手段,普及推广相关知识,鼓励广大消费者自觉践行智慧用电、绿色用电。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崔 成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