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数制融合,上海电气绘就智能制造新图景

2025-07-03 08:5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伟战略蓝图里,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占据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关键地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明确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目标:至2025年,全面推动制造业主要领域的数字化进程,打造世界级数字化制造业集群,显著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涉及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管理变革等多个复杂环节,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近日,记者走进上海电气,通过实地探访了解这家国内高端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数智、数制”融合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高端引领:构建数字化解决方案

能源装备制造业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支撑,肩负着“高端突破、绿色转型、数智融合”三大重要使命。在这一关键领域,上海电气将数字化技术融入传统能源设备的研发和运维环节,构建起一套高效、智能的设备管理体系。

在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的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深度融入到风电设备中。据了解,以往发电设备出现故障需要人工巡检和长时间排查,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导致设备停机时间过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今,借助数字化技术,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能够提前预测风电设备潜在的故障隐患,及时安排维护保养,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现在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的新产品都标配了智能终端,能够实现高频的数据采集和边缘计算。这些数据可同时上传到上海电气‘风云’数据平台,数据智能团队已经基于这些数据,开发了多个智能监控和运维场景的工业应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可实时掌握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利用智能运维系统,可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最优的运维计划,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针对海域复杂环境,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还在机组中融入了工业控制领域最先进的基于模型的控制技术,实现了融入更多环境参数的实时控制,不仅进一步优化了机组的发电量,还提升了机组运行可靠性。“我们通过收集风电机组基于高频运行的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更精准的关键部件的预测性维护,减少非计划停机。通过这些技术创新,新一代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及发电性能均实现了进一步提升。”上述负责人如是介绍。

产业深耕:打造智能化生产体系

在上海电气旗下上海集优铭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轴承业务外冈制造基地,记者实地探访了其搬迁改造后的一系列智能化升级举措。据介绍,在此次搬迁改造中,上海联合滚动轴承有限公司新厂区围绕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以及数字化管理三大核心板块,全面推动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升级。

“‘数制融合’本质是通过数据驱动重构制造全流程,将AI、IoT、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深度嵌入研发、生产、管理环节,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实时映射、经验决策向模型决策转型、产业链协同从‘链式’到‘网状’升级。”集优铭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智能制造方面,新厂区引入自动化绿色节能热处理、高精密磨床等关键装备,为高品质轴承生产筑牢根基。机器人“上岗”,精准高效作业,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先进传感器技术实时感知生产状态,调整参数,提高作业效率与任务完成率。

在智慧物流方面,新厂区采用自动导引车(AGV)承担原材料搬运、半成品运输和成品出货任务,凭借灵活移动与精准定位快速送达物料,提升搬运效率,降低事故风险。新厂区已实现物料管理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物料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此外,数字化管理也是新厂区智能化升级的又一重要举措。记者了解到,该厂区建立了综合监控系统和设备运维系统,该系统集成3D模拟、智能监控、故障和维护、能耗管理、仓储监控、工艺与质量控制等多项功能,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数据可视化展示和报告生成,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场景融合:输出软硬一体化产品体系

“近年来,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上海电气围绕数据、感知、平台、应用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集团‘数智 数制’融合体系,进行‘智能制造引领示范、智能制造提档加速、智能制造赋能提升、智能制造安全防护、智能制造人才培育’五大行动,推进深化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将人工智能与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上海电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在企业“智改数转”方面的战略布局。

记者看到,由上海电气自主开发的多设备集群协同联动调度系统已经在其旗下上海集优铭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轴承业务外冈制造基地实际应用,可灵活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实现多设备高效协同。“数制融合”的应用能够填补自动化“最后1米”盲区,实现流程无人化,同时可降低复杂工艺对熟练技工的依赖,通过快速重编程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据了解,上海电气正发挥集团内智能制造应用的场景优势,持续打造和输出“智能基础件+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软硬一体化的智能制造产品体系。该负责人还表示,上海电气正加强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前沿技术应用,创建“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等智能场景,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打造智慧供应链,为行业树立标杆。同时,探索数据的要素价值创造,整理融合多场景高质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挥数据乘数效应,为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提供有力支持。(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