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抽水蓄能电站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器”

2025-07-03 08:52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新增超3.7亿千瓦。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约44.5亿千瓦,同比增长15.0%,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5.9亿千瓦。

在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随着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风电、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挑战,需要电力系统具备更强的调节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认为,针对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和分散性问题,电力系统对调节电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抽水蓄能电站是构建流域“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储能支撑,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被称为“超级充电宝”。从1968年我国建成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岗南抽水蓄能电站开始,我国抽水蓄能技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工程实践与技术沉淀,目前是储能技术中运用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运行最稳定的储能方式。它可以有效平抑风光发电的日级波动,能够承担调峰填谷、事故备用等关键任务,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调节电源。

在规划引领、政策支持、产业链支撑下,“十四五”以来我国抽水蓄能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投产总装机容量达5869万千瓦,成为电力保供和低碳转型的生力军。同时,全国抽水蓄能电站核准在建总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

“从装机容量11兆瓦的岗南抽水蓄能电站,到装机容量3600兆瓦的全球最大抽水蓄能电站——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中国抽水蓄能技术已跻身世界一流水平。”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国金说,“抽水蓄能与风、光等新能源联合运行,能有效降低基地发电侧的弃风率和弃光率,维持电网稳定运行。”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军认为,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抽水蓄能电站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器”和“调节阀”,其价值已从单一储能扩展到系统协同——既支撑风光电力的大规模消纳,又为电网韧性提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抽水蓄能技术仍存在选址局限性较大、建设周期相对较长、秒级调节能力不足等难点。业内人士预测,未来5年到10年,中国抽水蓄能行业将迎来规模化、智能化和市场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协同发展模式将成为行业发展重要方向。这种模式可通过深度挖掘两类储能技术体系的互补特性,提升多能互补协同效能,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控、高效互动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战略性支撑。

“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形成‘长时+短时’‘集中+分布’的多层次储能体系,将共同支撑高比例新能源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消纳。”朱国金建议,应结合区域电网需求,按需配套建设部分新型储能,以抽水蓄能电站为基础,利用共享抽水蓄能电站的资源条件,由抽水蓄能承担基荷调节,新型储能补充部分中、短时负荷调节,更好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要求。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