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退塘还林”到“固碳绿湾” 东寨港红树林的生态逆袭之路
根据估算东寨港红树林生物固碳量达12.59万吨,土壤固碳量为26.9万吨。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蓝碳先锋”带动“绿色经济” 来自红树林的答案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红树林的“蓝碳”功能被提上日程。根据估算,东寨港红树林生物固碳量达12.59万吨,土壤固碳量为26.9万吨,在没有计算动物固碳、水体固碳、深层土壤固碳的情况下,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固碳总量为39.50万吨,单位面积固碳量为250.6吨/公顷。这不只是数字,更是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议题的“绿色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