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燃气开发利用更加高效便利

2025-06-27 08: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世界燃气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代表参会,200余家行业企业参展,共同交流前沿技术,开展洽谈合作。

数据显示,自2020年我国主要油气管道实现并网运行以来,天然气输送量突破1万亿立方米,日最高输气量突破11亿立方米。这背后,离不开国家主干管道和油气服务交易平台的持续完善。

此次世界燃气大会期间,国家管网集团就开放服务交易平台、天然气全国一张网、LNG接收站业务、储能业务、智能调控、科技创新等六大核心展区,展示了其重要业务成就。在国家管网集团展台互动体验区,记者看到一个覆盖全国油气基础设施的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工作人员介绍,该开放服务交易平台类似淘宝下单模式,依托交易平台,可实现“需求发布—路径智能匹配”的全流程快速响应。

“在客户交互端,我们的智能客服系统支持语音或文字服务,可精准解答客户全生命周期各场景专业问题,并基于用户历史交互数据提供个性化建议。”工作人员介绍,相较原先复杂漫长的交易流程,这种“一票式”“一站式”服务方式,有效促进了油气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拉动国家管网下游用户数达到1300家、增长55%,托运商客户增至882家,中小托运商服务量增长近十倍,一次入网量由1570亿立方米增至2400亿立方米。

国家主干管道建设加快的同时,中国还在有序推进城镇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及智能化升级,能源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在国内较早使用管道燃气的上海市,大规模城市更新和老旧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正在推进。其中,新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改造工作效率。“为了提升地下燃气管道巡查工作精度,上海燃气试用搭载了检测精度为十亿分之一的PPB级检测设备的燃气检漏车,运用的相关技术、算法,能大幅提高检测灵敏度。”申能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

物联网、智能感知设备等技术的加入,也为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带来更多保障。“我们响应‘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城市发展建设导向,不断推进燃气基础设施与城市生命线的物联化、智能化升级。”新奥能源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奥通过部署智能传感设备,构建起全场景安全监测网络。同时,借助智能运营中心,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调度与风险预判。“通过智能设备数据采集,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智能运营中心,实现运营场景看得见、知重点、有人管。”这位负责人说。

根据《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务。采访中,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伴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成熟,燃气行业持续引进新技术、新手段,不仅有效提升了我国燃气开发利用安全水平和效率,也为我国按时按质完成燃气管道改造工作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