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场天山下
转场第一天,在新源县那拉提镇塔依阿苏村,巴拉提江(左)和邻居一起抬着毡房结构部件走在家中小院内(6月10日摄)。
天山南北好牧场,新疆是我国重要畜牧基地之一。地处天山北坡的伊犁河谷草场资源丰富。每年六月,当地牧民赶着牛羊,携带生活物资,转场到海拔相对较高的夏牧场,为牲畜抓膘增壮打下良好基础。
43岁的牧民巴拉提江·俄热木拜和家人居住在新源县那拉提镇塔依阿苏村,这里紧邻那拉提草原。今年的夏季转场,巴拉提江和家人用时3天完成。巴拉提江的妻子在村里的洗涤厂上班,两个儿子年龄尚小,他自然成了转场的主力。
头一天,巴拉提江联系转运毡房等生活物资的货车,并打包行李装车;第二天,妻子特意请假帮忙,带上放假的两个儿子,由巴拉提江开车前往夏牧场,与哥哥家一起,搭建毡房;第三天,巴拉提江骑马赶着200多只羊,从村庄附近的春秋草场出发,耗时约9个小时,翻山越岭抵达夏牧场。
巴拉提江一家的转场是新疆牧区变化的缩影。近年来,山区牧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牧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汽车越来越普及,机械化转场渐多;而小孩上学、老人就医的需求在定居点即可满足,更多青壮年选择上班就业,曾经那种举家迁徙游牧的场景难寻踪影。
三天转场,时而顶风冒雨,时而艳阳高照。巴拉提江说虽是辛苦,却也习以为常,对今年的收成他满怀信心。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