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星空(中国)

星空(中国)直播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显成效

2025-05-15 08:53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随着我国节水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断提升。节水“成绩单”显示:近10年,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倍的情况下,全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1.7%、55.1%。

节水技术广泛应用

夜幕降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亮马河水波潋滟,游船巡弋。亮马河“靓”起来,离不开背后的节水密码。北京市朝阳区水务局建设管理科科长马海涛告诉记者,2019年亮马河治理工程启动,一系列行动协调有序推进:抓节水、治污水、禁用地下水、用再生水、蓄雨水。亮马河因地制宜装置了雨水采集设备,河道两侧的绿地护坡如同吸水海绵,雨水自然渗入后,再通过汇流设施进入河道,实现高效收集利用雨水。

作为用水大户,农业也是节水的潜力所在。眼下,正值春灌。在山东省聊城市位山灌区智慧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数字孪生平台数字驾驶舱界面,实时监管黄河来水情况、重点测站水位流量情况。

“过去调配水靠经验,现在靠数据。”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信息化科副科长梁以昌介绍,春灌开始后,灌区利用卫星遥感、2000多处监测站点、1100多处高清视频监控组成的“天空地水工”一体化感知网,将土壤墒情、作物需水量、渠道水位、流量等数据实时汇聚到数字孪生平台,动态模拟预演输配水过程,以便科学调配水资源。随着数字孪生技术深度应用,位山灌区亩均可节水近30立方米。

位山灌区只是全国农业节水增效的一个缩影。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综合协调处二级调研员赵春红介绍,去年,水利部门统筹各类资金加快推进1342处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000万亩。

再生水应用场景拓展

再生水是指污(废)水经过处理后,满足相应用途的水质标准和要求,可以再次利用的水。如何用好再生水,为城市“解渴”?开源是关键。

走进小米汽车北京工厂的水处理中心,各种污水处理机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工厂所产生的涂装废水、喷漆废水、硅烷废水等各种污水,都会通过顶棚的管道汇聚到污水处理站。”小米汽车北京工厂公用设施运营经理商贺涛告诉记者,污水经过专业深化处理后,就能达到北京市三级排放标准。

商贺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阶段,工厂每天的用水量约2000吨,其中约1400吨是水处理中心自产回用的再生水,对自来水的替代率达70%。按照一年300天的生产天数计算,使用自产回用的再生水,一年可节省水费378万元左右。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既要开源更要节流。在小米汽车北京工厂,涂装车间是耗水量最大的车间。小米汽车涂装车间设备经理庞博举例说,为节约水资源,涂装车间选用先进的自动化翻转机,整线槽液单次投槽可节省纯水200立方米以上,翻转机可实现车身精准定位控制,避免空喷,每天可节水143立方米。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王宏博说,2024年北京市工业用水量为2.85亿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利用量为0.93亿立方米,占工业用水总量的比重超三成。

如今,很多城市把再生水作为“第二水源”。在浙江宁波,再生水生产能力每天超125万吨,广泛用于洗车、城市绿化、道路养护等领域,其中用再生水洗10辆车,就能节约1吨优质自来水;在山东青岛,经过处理后的高品质再生水,可用作发电厂脱硫用水;在重庆,再生水、集蓄雨水等非常规水利用量大幅提升,每年工业、市政等领域利用量约6亿立方米。

与开发新水资源相比,再生水具有经济性、生态性、稳定性等多方面优势。赵春红说,水利部高度重视再生水开发利用,联合6部门在76个城市开展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形成了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做法。2024年,非常规水利用量超过220亿立方米。

推动重点领域节水

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在这期间举行的2025年“节水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说,这些年,水利部积极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和《节约用水条例》,以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为主线,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科技,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高质量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数据显示,仅依靠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年节水10.8亿立方米。

一方面,深入推动重点领域节水。2024年,全国新建42个节水型灌区、1029个节水型企业、6873个节水型单位,61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节水驿站”,28.2万家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工业和服务业单位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

另一方面,节水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在宁夏、山东德州、浙江宁波、河南禹州、广州流溪河流域等10个地区(流域)分类开展水预算管理试点,探索以预算理念管住用好水资源,通过试点先行,积累经验,逐步建立水预算管理制度。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节水是根本出路。”陈敏表示,面对节水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构建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制度政策体系,加快推动节水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 (经济日报记者 吉蕾蕾)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